第四百六十一章:为什么,好东西总出现在燕藩?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四百六十一章:为什么,好东西总出现在燕藩?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六十一章:为什么,好东西总出现在燕藩?!

  朱尚炳翻白眼跳下车,跑到观音奴面前。

  观音奴摸了摸朱尚炳小脑袋,含笑看着像个孩子,坐在祈婳后面的朱樉。

  朱樉坐好后,拍了拍祈婳脑后,催促,“快,带着二叔体验体验。”

  祈婳蹬了几下,蹬不动,扭头,满脸无奈,“二叔,你太重了,我带不动你。”

  朱棣没好气笑道:“朱老二,这么多人看着呢,你能不能给咱们老朱家留点脸。”

  闻言,一群人全都笑了。

  “这个侄女白疼了。”朱樉笑着下来,好气又好笑拍了拍祈婳发顶。

  转头看向朱棣,“等入宫后,老四你亲自带二哥体验体验!”

  朱棣含笑瞪了眼。

  很快、钟表、蒸汽机相继卸下货船。

  时间也不早了。

  朱樉等人都知道,朱元璋还在宫内等着朱棣一家。

  所以除了看了看后续东西的外观,没有特别详细询问。

  反正有的是时间慢慢询问。

  “阿爹,我们先骑车回城,能吗?”祈婳骑着自己专门带回来的小车,眼巴巴看着朱棣。

  朱棣看了看侄子、侄女以及年幼的弟弟妹妹们。

  全都眼巴巴看着他。

  笑着点点头,“不要疯疯癫癫,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阿爹同意。”

  “阿爹最好!”祈婳高兴举手,欢呼一声,扭头看了眼朱玉秀,“玉秀,快点坐上来!”

  朱玉秀怯怯看了眼朱棣,坐到祈婳的后座上。

  不知为何。

  再见四叔。

  她感觉,四叔身上的气势,特别像皇祖父,反正,她很怕。

  “走喽!”

  一群孩子带着另一群尚且不会骑车的孩子,随着祈婳一声欢呼,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,发出只有孩子们才有的无邪欢声笑语,欢笑着离开。

  朱棣瞧着雄英满眼羡慕的看着祈婳等人离开,揉了揉雄英脑袋,“走,和四叔坐一辆车,等回去后,让祈婳和雍鸣教你。”

  大明和燕藩不同。

  这里的保守气息太浓郁了。

  雄英不适合,在这种场合,像祈婳、雍鸣那样,骑着车就离开。

  即便学会了,恐怕很长时间,雄英也只能在东宫、皇宫内过过瘾。

  “你们女人们坐一辆,我、老三、老四、雄英坐一辆。”朱樉迅速跟着朱棣上了马车。

  他早看过了。

  这种马车有相对的两排座,完全可以坐四个人。

  百余辆马车启动。

  后面长长一排货车上,装载着朱棣带回来的东西,跟在马车后面,缓缓启动,往城内驶去。

  百姓看着纷纷议论。

  “果然,俺就知道,燕王回来,肯定会带回很多震惊人的东西!”

  “祈婳郡主骑得那种车,就是自行车吧?太神奇了,真的不用牲口牵引就能走,也不知贵不贵,要是不贵,俺也想买一辆。”

  “快看王爷他们乘坐的马车,都把玻璃装在马车上了,也不知,这种马车会不会在中原售卖,如果售卖,东家,咱们车行应该买几辆试试,我觉得,这种马车,这么好看,一定会取代咱们现在使用的马车。”

  “俺想看看那种准确计时的钟表……”

  “放心吧,俺判断,很快,土桥村综合商铺就会有展示品出来,到时候,咱们肯定能看到。”

  “对啊,俺怎么就把综合商铺给忘记了呢!手摇缝纫机据说就是综合商铺最先开始售卖的!”

  ……

  吕本看着一辆辆新式马车从面前经过,耳闻百姓、商人热闹议论,紧紧握拳,咬牙低骂:“奇淫巧技!”

  胡惟庸看着马车经过,没有搭话,沉默不语。

  的确是奇淫巧技。

  可从周围百姓和商人的言论,不难看出,这些奇淫巧技在大明内部,有很广泛的人群喜欢。

  而朱四郎,马上又要用这些奇淫巧技,从大明赚取大量财富。

  偏偏,大明这边还仿造不了。

  竹编行李箱,大明商人,仿造不出行李箱上,少量的羊皮鞣制品。

  手摇缝纫机,大明这边造不出那种手摇铸铁轮子中间,所谓的转动轴承。

  而这回展示的,钟表尚未见过。

  可无论是自行车,还是马车,其机括复杂程度,都成倍高于手摇缝纫机!

  胡惟庸目视马车车队走远,收回视线,看着两岸激动议论回城的百姓,低声道:“我担心,朱四郎带回的妖风邪气,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大明的一种潮流。”

  虽然没人敢剪发。

  但他敢肯定。

  这种分体式新式服装,一定首先会被人们,在私下里穿戴。

  听听,周围经过的女眷,正在议论什么!

  “燕王妃她们的女装太好看了。”

  “可不嘛!”

  “回去后,我就要做一身燕王妃这样的新式服装,不能在外面穿,自己家里穿穿,还不能吗?”

  “你家那位,可是一个十分保守,十分痛恨燕王的人……”

  “怕什么!咱们打扮的好看,他们这些臭男人也高兴,不是吗!”

  ……

  胡惟庸听着女人们的议论,眼中忧虑更浓了几分。

  妖风邪气

  这股妖风邪气,势必从这些女人们开始,影响整个大明!

  就怕,就怕从服饰开始,越来越多人,思想上,都受燕藩的妖风邪气影响啊!

  尤其是那些青年人!

  ……

  马车内。

  朱棣透过玻璃窗,看着水泥硬化的道路,然后,又看向,冒着几股浓烟的地方。

  那里,应该就是金陵工业区了。

  朱樉正在推拉玻璃车窗,研究这这两马车,无意间瞥到朱棣的视线,“别看了,现在的金陵工业区,就那么半死不活吊着,父皇已经决定,让你小舅子,也就是辉祖,暂时从京营抽身出来,去金陵工业区整顿……”

  朱棣收回视线。

  此事,方孝孺去时,已经简单提及过。

  “大哥把水泥烧制的技术,转让给私人了,别说,价格的确降下去了……”话中,朱樉看了眼朱雄英,“这些人,依托士绅修建农田水利,并且以地方官府的名义,半强制性,推动乡土村社修建农田水利,现在烧制水泥,以及专门开采烧制水泥矿石的工厂确实越来越多,可工人的处境嘛,一言难尽……”

  朱棣认真听着。

  此事,这些事情,海商回去后,都告诉他了。

  两年前,随着金陵工业区的维持越来越艰难。

  大哥终于对私人开办水泥厂松口了,不再坚持了。

  效果的确有。

  通过压榨工人的方式,在矿山就近烧制等等创新。

  大明的水泥工业迎来了一个膨胀式发展期。

  朱棡接过朱樉的话,说道:“也多亏了老四你们燕藩的水泥制品彻底退出大明,否则,以你们制造水泥的成本,展开竞争的话,朝廷这边这些私人商贾开办的水泥厂,一定会把他们的雇工当牲口使唤……”

  “因为你们的退出,大明这边某些群体备受鼓舞,鼓吹什么,雇工身股制的优越性,比不上私人……”

  一直耐心倾听的朱雄英,这时,不由好奇开口,“四叔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雇工身股制工厂和大明这边的私人工厂,技术条件一样的情况,由于雇工身股制要将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利润,分给雇工,是否在竞争中,无法和私人工厂进行竞争?他们的盈利再投资能力,明显比雇工身股制工厂强大。”

  朱樉、朱棡不由诧异看了眼朱雄英。

  这个问题很深刻,很尖锐!

  他们都没想到。

  “不可能。”朱棣笑着摇头,“的确,技术水平相当的时候,私人工厂通过压缩人工成本,可以实现更大盈利能力,而盈利大,再投资能力的确大。”

  “但你们却忽略了一点,技术创新。雇工身股制工厂的技术创新能力,创新动力要远远超过通过压缩人工成本,创造更大利益的私人工厂,当雇工身股制工厂,遇到困难时,其中的每一个个体,为了自身利益,都会拼命研究、努力,利益驱动下,人能迸发出的创新力,是难以估量的。”

  曾今,他亲眼目睹过,这样一个企业。

  如何以雇工身股制的方式,在逆境中,顽强生存下来,并且重新打开局面。

  “而我们燕藩,为何一直能在技术创新上,屡屡取得突破,保持优势,其实很大程度,就是工人们的积极性,所有人都知道,努力工作,积极创新,能让他们分到更多钱。”

  “私人工厂,根本无法最为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而雇工身股制工厂,却能最大刺激人的动力。”

  其实,无论是雇工身股制还是乡土村社。

  本质上,都类似‘人民战争’。

  谁能发动人的积极性,主观能动性、创造性,谁就能最终赢得胜利。

  燕藩现在的工业竞争还不激烈。

  瞧着吧。

  等从事相同类目的商人越来越多时。

  想要最终打败竞争对手。

  一定要在平衡商品价格和刺激匠人、工人之间找最大的平衡。

  未来,东家会一边缩减自身股权,提升工人股权,来刺激勤劳肯干的工人,以及研究性匠人的积极性。

  充分发挥内在动能的同时,打败对手。

  “说到底,人都是向着利益而生的动物,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能成功,能长久的持续下去,本质上就是利益,而不是讲什么精神、奉献之类的大道理。”

  他就从未想过,把所有人都变成圣人。

  这不切实际。

  所以他成功了。

  当然,这也是由于他的外部环境好。

  燕藩的工业,几乎都是围绕民生展开的。

  基本遵循了工业发展的规律,由轻入重。

  这也是他当初和大哥签订那份契约,以及这些年,一直勉励维持和大明和平相处的原因。

  外部环境好。

  才能把更多资源,投入到民生上。

  先通过乡土村社让百姓富裕。

  然后再发展,百姓消费的工业品。

  如此,才形成了燕藩现在,良好有序的循环,并且,工业逐渐向重工业发展。

  蒸汽机的诞生,其实就标志着,真正重工业的开始。

  “现在,大明境内的水泥工业,随着销售的饱和,已经进入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赛道内,现在如果有新选手入场,只能有两种办法,要么,高投入!生生用钱,赔本击垮其他竞争对手。”

  “还有呢?”朱樉不由好奇追问。

  从老四的话中,不难猜测,老四还有其他办法。

  朱棣笑笑:“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富实力,还想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,那就只能改变模式,搞雇工身股制,有决策能力,却苦于没有财富支撑的人,只要他肯搞雇工身股制,肯把六七成,乃至七八成的股份,分给工人,哪怕工人暂时赚的少一点,甚至比那些私人水泥工厂的工人都少,都累,工人都愿意拼命!”

  ……

  朱樉、朱棡、朱雄英,叔侄三人全都听的十分认真。

  他们隐约觉得,老四说的有些道理。

  百姓的确短视。

  可只要分到的钱,能暂时维持生活。

  只要肯把大量股份分给工人。

  一定有很多百姓,在勉强满足当下生存所需的情况下,为了搏一个明天而拼命的!

  “其实,当商业竞争,无限激烈时,未来一定只剩下技术竞争和模式竞争,对于普通人而言,技术竞争不现实,只剩下模式竞争,模式,就是雇工身股制!”

  “你们要是不相信的话,找个稍微有点能力的人,给他们一笔勉强能支持开办工厂的财富,让他们在水泥制造这个行业,搞雇工身股制,看一看,在同等权利保护下,能不能反超,打垮私人开办的水泥工厂。”

  “以此,检验雇工身股制的优越性。”

  雄英抿了抿唇。

  很想这样试一试。

  可他知道,四叔是想让二叔、三叔这样搞一搞。

  对于他,四叔希望他不要过早的在政治倾向上,表露明确态度。

  朱樉、朱棡也知道朱棣在说服他们。

  他们的确有些意动。

  虽说,他们麾下很多人也反对这一理念。

  可其实不难操作。

  悄悄找个胆大的,有能力的寒门子弟,给笔钱,让他们去搞。

  而他们身为藩王,只要确保,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就行了。

  剩下的,就让这个寒门子弟,自己去折腾。

  他们不出面,不插手。

  身为封藩之地的藩王,他们一视同仁,给下面臣民公平公正,完全合情合理。

  他们顺应属臣心意,不搞雇工身股制。

  这些人,总不能蹬鼻子上脸,勇敢者搞,还要要求他们扼杀吧?

  如果有人敢这般蹬鼻子上脸,要求一位藩王如此。

  那就应该举起屠刀,把这类人清洗掉。

  有点风险,但不大!

  朱樉、朱棡相互对视,随即笑道:“好!我们就悄悄试一试,验证一下,老四你的雇工身股制,是否真有你说的这般,具有优越性。”

  朱棣笑了。

  朱雄英也笑了。

  他已经明白四叔更深层的用意了。

  这是不动声色教他。

  如果二叔、三叔成功了。

  将来他继承大明江山后,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方式,秘密选一批忠心、且有能力的人,用雇工身股制,从各行各业,对那些血汗私人工厂,进行挤压。

  当这些工厂,在商业竞争中,越来越困难时。

  为了保住工厂。

  恐怕很多人都会主动转变吧?

  其实,这样的事情,四叔在福建已经做过了。

  当初,福建一批顽固分子,坚持不搞雇工身股制。

  就被率先搞雇工身股制的商号,逼得破产的破产,寻求转变的转变。

  当然,福建的过程中,四叔用了一点官方权力。

  比如,给搞雇工身股制的商号,颁发荣誉牌匾。

  当时,福建百姓都喜欢,去这种有荣誉牌匾的商号购买所需的东西。

  其实,单纯的经济竞争,大概率也能彻底击垮那些顽固分子。

  只是,过程或许会漫长一些。

  四叔当时没有时间,所以稍微动用了权力手段。

  ……

  马车驶入金陵城。

  朱棣撩起薄纱帘子,看着街面上的百姓。

  放下帘子,摇了摇头,“离开数年,再看这些百姓,变化并不大,甚至,戾气反而越来越重了。”

  说实话,大明后来发展出来的地方保护,地方县府精英,垄断地方商贸。

  几乎以彻底的方式,通过各种明里暗里的行政手段,禁止乡土村社把生意做到城池内。

  是他没有想到的。

  他原以为,随着乡土村社建成。

  即便城池内走精英经济的路线,商品流动也会极大迅速的繁荣。

  可地方保护的出现。

  反而造成了农村产出的大量货品,在流动环节的滞胀。

  大明这种无序的地方保护形成的垄断。

  比马六甲陈朝,那种直接在家臣元老中,划分利益的有序垄断,负面性更大。

  至少,马六甲陈朝,城内百姓只是苦了点。

  但货品流动环节,没有因为无序的垄断,形成滞胀表现。

  这些事情,在最初的设想时,他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。

  所以,回来近距离看看,很有必要。

  ……

  “大伯母!”

  ……

  洪武门外。

  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出现在皇城广场时,祈婳远远看到太子妃常氏时,激动高兴招手大喊一声。

  一只手把着自行车把手。

  朱玉秀看着,吓得忙抱紧祈婳。

  朱标、常氏一群人,看到祈婳一群孩子,骑着的自行车,不约而同惊讶愣怔。

  ‘这就是自行车吗?’

  朱允炆紧盯着祈婳骑着的自行车,不由悄悄握紧了手。

  方孝孺没有夸大其词!

  真有不用牛马牵引的车子。

  看朱祈婳、朱雍鸣骑,他也特别喜欢。

  可为什么,好东西,总是出现在燕藩?!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pp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pp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