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显奇才徐庶服众,攻颍川满宠疑惑(_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
笔趣阁 > 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 > 第279章 显奇才徐庶服众,攻颍川满宠疑惑(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9章 显奇才徐庶服众,攻颍川满宠疑惑(

  曹休疑惑:“我只听过增兵减灶、示弱诱敌,从未听闻有增灶计。”

  满宠冷哼:“偏门寒士最喜用奇,减灶是为了示弱诱敌。”

  “增灶则相反,是为了虚张声势惊退强敌,让将士安全撤走。”

  “可令众军继续驱赶!”

  曹休迟疑:“倘若是王平故意在诱敌呢?”

  “不如延缓一日,让斥候哨探百里,然后再让大军推进。”

  满宠沉默。

  该谨慎的时候不谨慎,不该谨慎的时候谨慎。

  延缓一日,人都跑没了。

  良久。

  满宠同意了曹休的提议。

  这种时候,最忌不和。

  翌日。

  哨探百里的斥候送来了第三份“增灶”情报,汉兵的灶超四千了!

  四千余灶,意味着汉兵如今有了四万人!

  曹休更是惊疑:“满将军,我们还是撤回去吧;我守住颍川,你守住汝南,待汉狗粮尽,自会退去。”

  满宠蹙眉。

  四万汉兵?

  这不可能!

  樊口有孙权八万之众,信阳又有文聘驻兵,荆州的兵力大半都得去夏口和上昶城抵御孙权。

  这进攻颍川的汉兵又岂会有四万之众?

  难道荆州具备了双线作战的兵力?

  很快。

  满宠又否掉了这个猜测。

  倘若荆州真的具备双线作战的兵力,就不可能只在颍川虚张声势。

  必会再遣偏军走上昶城入信阳,先灭掉信阳的文聘,再同时进攻颍川和汝南。

  满宠斟酌良久,决定向前推进五十里,再伺机而动。

  曹休见满宠只向前推进五十里,安心不少。

  满宠看似强势,实则小心谨慎。

  五十里的距离,撤回襄城亦非难事。

  鲁阳外二十里,王平徐庶依水立寨。

  “军师,魏狗只推进五十里,距离我军尚有二十里。”王平来到徐庶身边,分享最新的探报。

  徐庶仔细推演了鲁阳到襄城的距离,微微捻髯:“满伯宁虽然多谋,但也未能看破我的增灶计虚实。”

  “彼若引兵急追,我等也只能退回鲁阳据城而守了。”

  “吩咐军士,将现有的营寨,增加五倍范围。”

  王平没有多问,即刻下令军士扩增营寨布局。

  这反常的举动,再次令满宠疑惑:“奇怪,这王平到底要干什么?竟然还在虚张声势?”

  曹休再次提议:“满将军,不如按我的部署来吧,我守颍川你守汝南。”

  满宠凝声道:“曹将军,我依旧认为应该派遣兵马破其营寨,将其撵回鲁阳城。”

  曹休摇头:“满将军,我不会派遣兵马去破寨的;我依旧认为,那王平在附近肯定有埋伏。”

  “我南下时,陛下也仔细叮嘱过:宁可无功,不可犯错。”

  满宠忧心道:“曹将军,我若驻守汝南,万一那孙权再行反复之事,寿春和谯郡都难保了。”

  “我不是不想助你守汝南,而是我不能逗遛太久。”

  曹休笑道:“满将军,你多虑了。孙权再傻,也不会坐视刘备势力越发的壮大。”

  “你也说了,孙权如今大军在樊口,又岂会再去偷袭寿春和谯郡?”

  “你就听我的,我守颍川,你守汝南。”

  “只要我们不跟汉狗在野外作战,就立于不败之地!”

  满宠此刻亦有疑虑。

  若是判断错误,几万大军就会陷入险境。

  “曹将军,不妨再等几日,或许我们的疑惑就能消除了。”满宠没有选择退兵守城,而是跟王平隔着二十里对峙。

  每日里派遣大量的斥候查探。

  五日后。

  斥候返回:“禀将,有汉兵增援抵达。观其旗号,是襄阳太守关兴、南郡太守邓芝,约有四万兵马!”

  满宠惊到:“四万兵马?你可看清楚了?”

  斥候点头:“旌旗浩荡,不会有假!”

  满宠眉头紧锁:“这不可能!诸葛乔怎会在颍川投入五万兵马?他不要夏口了吗?”

  “不,不对,我中计了!”

  “不论是增灶还是扩营,王平都只是在虚张声势,目的是在等关兴、邓芝等将引兵到来!”

  “唉——”

  满宠有些懊恼。

  倘若强攻王平营寨,王平根本守不住,更遑论扩营了。

  曹休也有些傻眼:“王平,真的就只有一万兵?”

  五万步骑被一万人拖住,即便曹休口称“谨慎”,也显得极为丢脸。

  很快。

  曹休又反应过来:“不,不对!诸葛乔怎敢在颍川投入五万兵?孙权不是在樊口屯兵八万吗?”

  “难道真如满将军猜测,孙权意在寿春和谯郡?”

  满宠紧蹙眉头:“曹将军,立即给豫州牧去信,让其质问孙权为何在樊口按兵不动,竟然让汉狗五万人出现在颍川!”

  满宠的语气有些忿忿。

  直觉告诉满宠,孙权在樊口只是虚张声势,又想趁机牟利。

  曹休不迟疑,立即遣长子曹肇去陈郡寻曹植。

  曹植闻讯,亦是蹙眉。

  虽然早知道孙权是个反复无常的鼠辈,但曹植还是小觑了孙权的无耻。

  八万大军在樊口跟个摆设似的,竟然能让诸葛乔分兵五万入颍川。

  在曹植遣使去建业询问缘由的期间,关兴、邓芝、傅肜、宗预、辅匡、马忠等将相继抵达。

  马忠将诸葛乔的剑印递给徐庶:“辅汉大将军有令,豫州的一切军事行动,皆以军师‘石德’为主。”

  这个安排,见识了徐庶本事的王平没什么意见。

  关兴、邓芝、傅肜、宗预、辅匡等将却是不乐意了。

  “不知石军师,以前可曾统率过五万大军?”辅匡率先发难,只是出于礼貌,辅匡依旧称呼的“石军师”。

  徐庶摇头:“不曾。”

  辅匡蹙眉:“可曾统率过一万大军?”

  徐庶再次摇头:“不曾。”

  辅匡再问:“石军师以前统率过多少兵马?”

  徐庶微微含笑:“我未曾单独统兵。”

  辅匡看向马忠:“门下督,这真的是辅汉大将军传的军令吗?”

  马忠眉头一挑:“辅将军之意,是我假传军令了?”

  辅匡摇头:“我并非此意!只是五万大军让一个未曾统兵的文士当主将,我心中有担忧。”

  傅肜和宗预亦是表示了担忧之意。

  邓芝开口问道:“石军师,我等无意质疑辅汉大将军的军令。”

  “战场凶险,若是将帅不能彼此信任,其军必败。”

  “今日之前,我等未曾听闻石军师之名,难有信任之心。”

  关兴一双神似关羽的丹凤眼往上一挑:“陛下麾下以文御武的奇才不是没有,我等也非有意刁难。”

  “倘若石军师只是马谡之才,恕我等难以听命。”

  徐庶见众将态度如此,淡然一笑,将剑印放在案牍上。

  “伪魏征南大将军曹休,号称曹家千里驹,时人皆称其‘文武兼备,勇谋过人’。”

  “然而,曹休虽然跟着曹操南征北战的时间不少,但单独统兵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。”

  “能当这征南大将军只因他姓曹,并非是智勇名将。”

  “若曹休为军中副将、参军之类,或能有些表现,可要担任统兵主将,他的临阵经验太少了。”

  “伪魏前将军满宠,清廉严法、勇而有谋,乃伪魏少有的名将。”

  “比起曹仁,满宠用兵谨慎有方,进退有据。”

  “豫州牧曹植,此人文采斐然,治政豫州时,儒学昌盛。”

  “曹植又阴养死士,广收门客,礼贤下士,颇有战国时信陵君魏无忌的风范。”

  顿了顿。

  徐庶又看向关兴等人。

  “襄阳太守关兴,勇武胜似壮年的君侯,年少获名,常获褒赞。”

  “南郡太守邓芝,赏罚明断,体恤士卒,个性刚简,不饰意气,故而极少有士人愿意跟你结交。”

  “建忠将军傅肜,以忠义练兵,麾下将士皆慕忠义,无惧死之人。”

  “虎烈将军宗预,有巧变,善算术,惜士卒,有傲上之气。”

  “奋武将军辅匡,为人粗狂而强势,常披坚执锐,麾下多死士。”

  “.”

  徐庶没有去空洞的解释为什么能当主将,而是将曹休满宠曹植、关兴邓芝傅肜宗预辅匡等人的性格及待兵风格等娓娓道来。

  如数家珍!

  见徐庶对敌我双方的核心将校如此了解,关兴等将看向徐庶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诧。

  兵法谁都会侃两句。

  若徐庶方才如马谡一般只扯兵法,众将必不会心服。

  可徐庶却不谈兵法,只谈对敌我双方的了解程度。

  理论派如马谡,只会空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;实践派如徐庶,直接用渊博的知识和充分的情报来告诉众将何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。

  待徐庶说完,王平这才徐徐开口:“我能以一万兵拖住曹休四万大军,又让增援而来的满宠三万大军不敢来攻寨,皆是石军师的谋划。”

  “若无石军师谋划,我现在就被满宠撵回了鲁阳城了。”

  众将更惊。

  王平是跟着诸葛乔最久的战将,打过不少的恶战。

  再加上王平向来都是寡言少语,能让王平说出这样褒赞的话,足见眼前这个自称“石德”的军师能为不凡。

  关兴仔细的盯着徐庶:“石军师,我瞧你有些眼熟,我们以前是否见过?”

  方才关兴丹凤眼朝天,没怎么去打量徐庶。

  如今见徐庶能为不凡,关兴在仔细打量后总觉得眼前的“石德”颇为眼熟,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在何时见过。

  徐庶淡淡一笑:“我曾游历四方,或许在你小的时候遇到过,故而你会觉得眼熟。”

  在我小的时候遇到过?

  关兴更疑惑了。

  徐庶却是不给关兴细思的机会,拿起剑印:“有辅汉大将军剑印在此,诸位可还有不愿听我号令的?”

  若徐庶一开始就拿剑印压人,众将必然不服。

  可现在,徐庶向众将证明了才能。

  众将再见到剑印的时候就少了忤逆心思,反而多了几分敬意。

  看似简单的“服众”,包含的智慧可不少。

  “石军师,接下来该如何行事?”关兴抱拳问道。

  徐庶微微肃容:“兵贵神速,趁着曹休和满宠尚不能判断出辅汉大将军真正意图前,以强兵压上。”

  “王平听令!”

  徐庶没有半分迟疑。

  “令你率五部飞军,走山路绕伪魏营寨后方,袭扰伪魏粮道。”

  “关兴、邓芝、傅肜、宗预、辅匡听令,你五人各引八千兵马,分五路强攻伪魏营寨。”

  “记住,此战不以破寨记功,要打出汉军十万兵马的声势来。”

  有没有十万人不重要,有十万人的声势最重要。

  受到徐庶的军令感染,众将士气纷纷被调起。

  待众将离去,徐庶留下马忠:“马将军,你的战车兵还有多久能抵达?”

  马忠如实道:“战车装运了大量的辎重粮草,预计要在两日后才能抵达。”

  徐庶点头:“那我就强攻两日,两日后,我要见到战车兵显威。”

  马忠嘴角微微轻扬:“我亦想让魏狗见识下战车兵的厉害!”

  汉兵的强势猛攻,让曹休和满宠有些措手不及。

  论常理,汉兵远道而来必定师老兵疲,应该优先提防魏兵的劫营。

  然而。

  徐庶却反其道而行之,压根就不按常理来用兵。

  不仅不提防魏兵劫营,反而继续虚张声势,打造出“有我无敌”的强势!

  “满将军,我们还是撤吧,在野外作战对我等不利。”曹休再次提议撤兵,回城固守。

  满宠冷着脸:“曹将军,你不觉得奇怪吗?”

  曹休一愣:“奇怪?哪里奇怪了?”

  满宠凝声道:“从王平寇略颍川开始,汉狗就一直在虚张声势。”

  “没有援兵的时候如此,有援兵的时候还是如此!”

  曹休笑道:“这有什么奇怪的?这打仗虚张声势不是常事吗?更何况我方兵多,汉狗兵少,他不虚张声势如何能激励士气?”

  满宠见曹休没觉察到异样,眉头蹙得更紧了:“不,这其中必然还有缘故。”

  “我始终认为没这么简单!”

  正议间,人报粮道受到袭扰,被后军击退。

  曹休大笑:“原来是去袭扰我的粮道,谨慎果然不会犯错。”

  “那汉狗主将肯定没想到,我在后军足足放了两万人,就等着他来袭扰粮道!”

  “满将军,现在你还觉得奇怪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pp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pp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